商品期权——市场聚焦农产品
[其他]
周商品期权标的中,农产品回落较多,白糖、玉米、豆粕、棉花均下跌,橡胶、铜小幅反弹。
豆粕国庆后期货市场开始流传明年豆粕牛市的预言,主要因为生猪价格连创新高,均价曾一度突破40元/公斤,禽蛋价格也跟随创历史新高,市场预期养殖端超高利润定会大幅刺激产能,从而促使豆粕需求大爆发。而回顾历史,我们发现豆粕在2012年和2016年均出现牛市行情,这两年大豆供给端均存在减产,2012年美豆主产区遭遇干旱天气资金炒作减产,2016是炒作阿根廷大豆遭遇洪涝减产。需求端2012年和2016也是中国养殖需求爆发年,2012年处于猪周期下行第一年,猪存栏恢复,养殖利润仍高,而2016年猪周期上行至顶峰,超高养殖利润叠加豆粕蛋白超低性价比,促使需求爆发。从两段行情总结,需求旺盛,叠加大豆减产炒作,是豆粕牛市的基础。 回到当前,从大豆供给端来分析,过去的2018/2019年度是糟糕的一年,全球大豆增产,但因中国遭遇非洲猪瘟导致大豆需求下降,期末库存消费比处于历史高位。但2019/2020年度,全球大豆供需迎来转机,主要因为美豆大幅减产19.8%,造成全球期末库存消费比低于过去三年,但是因结转库存偏大,叠加北美收获季,中短期内大豆供应宽松。 从大豆需求端来分析,主要焦点在于中国需求何时恢复,第一是国储轮入政策,存在不确定性。第二是养殖端需求,养殖端大规模复苏要重点关注猪,2019年8月份开始非瘟疫情发生开始减少,且当月国务院和部委开始出台全面鼓励养殖政策,9月份生猪和母猪存栏环比降幅大幅缩小,我们判断母猪养殖复苏或始于8月份,根据母猪养殖周期对应12个月后仔猪生产开始增加,也即2020年四季度,肥猪存栏开始快速增加,养殖需求迎来快速恢复。 总之,我们判断中长期大豆当前或处于慢牛周期中,若南美出现减产炒作或库存大幅去化后,存在大幅上涨可能。短期关注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贸易谈判进展。 |
相关股票
相关帖子
- • 确保生猪产能明年底前基本恢复,这面政策flag的底气在哪
- • 各展所长、抓住长三角一体化机遇,这个发布会上干货满满
- • 期货周刊丨沪镍再创新低 PVC大幅回调
- • 安徽将整体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调,从四方面错位发展
- • 广电计量002967SZ:龙虎戏诸侯?
- • A股年末维稳红包行情来袭,无需过度悲观的 10 大理由!周末消息面,12月初到现在出现了一系列的积极信号,值得我们重视:
- • 世博看科技,会后看效益:迪拜来上海取经了
- • 发改委年内批复基建项目规模超1.3万亿元 稳投资政策体现“有保有控”原则
- • 激发进口潜力,商务部:适时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制度性成本
- • 主力合约放量跌停 鸡蛋期货上演“过山车”行情
吸新吐故!!!!!!!!!!!!!!
|
提高资本市场的韧性,这个是Boss在各种场合多次要求过的,目的是不能让美帝欺负的太怂。因此,平时因IPO等因素而跌跌不休,没有关系,但绝不能因金毛的一句话就掉链子,这是脸面问题,也是管理层调控指数的底线。
今年以来,大家已经多次看到了,每逢特朗普大棒杀来,大A都是低开高走,屡试不爽。背后似乎有神秘力量在引导。这个不难理解,除了科创板注册制,IPO,完善基础制度和高质量发展。大力提高资本市场韧性,是重要的考核指标。前任就是因为这个被赶走的。现任一定会非常重视,没理由掉以轻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