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市大佬“赵老哥”八年一万倍的系统研究
[看盘]
被称为A股情绪大师,上海人,九十年代就进入股市,入市13年后悟道。游资大佬中较早公开操作的一位,曾经的2010年公开操作标题《我是如何在股市赚了N百万》更是后来不少游资大佬效仿的对象。
养家的炒股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: 1 K线技术短线阶段,经常去买突破新高的股票,结果赚小亏大。 2 价值投资阶段,成为巴菲特信徒,越跌越买,结果损失惨重,差点连奶粉钱都亏光。 3 融合价值与投机的综合短线阶段,接触到A神和校长之后,潜心短线研究,有一个渐悟到顿悟的过程,集百家所长,从牛到熊,从战术到战略,力求全面,从而走上大成之路。 2007年大牛市赚到第一桶金之后开始职业炒股,由于当时迷恋价值投资,越跌越买,2008年从本金90万亏到50万。 随着账户不断缩水,且上有老下有小,要从账户中不断提取生活费,当时以入中年的炒股养家,心理上背负的压力可想而知。但有A神这样的榜样以及自己必然能炒股养家的信念,让自己挺了过来。 2009年50万起步,逐渐盈利,并且赚钱的速度和稳定性都有所提高,2010年5月做到了200万,9月做到300万,10月做到400万,2011年1月做到600万。 2013年参与自贸区行情之后,开始归隐江湖,据传当日资金体量已经过亿。 2015年大牛市行情,不光成就了赵老哥八年一万倍,也成就了养家资金体量过十亿,成为顶级游资,也巩固了A股情绪大师的江湖地位。 最近一次重现江湖,是在2019年4月15日,受到潘总邀请,到清华大学分享自己的炒股养家心法。 附养家心法部分内容: 本人炒股一直致力于交易模式的优化,经历十余年,有幸一朝顿悟。博弈的本身就是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,时刻寻求最优化的策略。 交易的本质就是群体博弈,追根溯源的话,就是随时衡量场外的潜在买入的钱的数量和买入倾向,与场内筹码的数量和卖出倾向,当前者大于后者就买入,当后者大于前者就卖出。 买入倾向的推理,大多来自赚钱效应,卖出倾向的推理,大多来自亏钱的效应。然后再结合大盘,主流热点这些,进行瞬间的操作判断,操作是瞬间的,判断是动态的。 股票走势本质是持币者和持筹者的博弈产生,应该多揣摩两者之心,让自己站在主动的一方即可。酝酿,开展,逐步蔓延,场内筹码的情绪部分从下跌空间有限转向失望立场。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场外资金逐步累积的一个过程,当市场情绪逆转的那一刻来临的时候,资金又会蜂拥而入,如此不断往复。如果说股市有什么规律的话,这种情绪转变的过程就是规律,而且可以预期的一千年内,这种规律亦不会有大的改变。 短线操作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,包括冷静理智的心理,良好的大局观,完善的交易系统,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如下: 1. 短线是一种综合技能,很多人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技术或者政策面或者基本面等等,结果都不得其门而入,天道酬勤,但也应懂得如何综合使用。 2. 善于做短线的人,应该清楚自身的特点,寻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。 3. 当时机不成熟或者市场对自己不利时,理性地面对风险,当机会来临时,全力拼取。这句话理解不难,做到却不易,很多人往往因为亏钱就想着急于扳回,一再对抗风险,机会来临时却又麻木于自己深套中的个股。 4. 当市场的发展和自己的判断不一致时,要重新审视,越是关键时刻,越要冷静处理,平稳的心态是做短线的根本。 5. 信念,曾经很长的时间迷茫过,所以懂得信念的重要,自强不息,百折不回。 |
短线是一种综合技能,
|
买入倾向的推理,大多来自赚钱效应,卖出倾向的推理,大多来自亏钱的效应。然后再结合大盘,主流热点这些,进行瞬间的操作判断,操作是瞬间的,判断是动态的。
|
当市场的发展和自己的判断不一致时,要重新审视,
|
买入倾向的推理,大多来自赚钱效应,卖出倾向的推理,大多来自亏钱的效应。然后再结合大盘,主流热点这些,进行瞬间的操作判断,操作是瞬间的,判断是动态的。
|